10月14日至15日,“纪念王仲荦先生诞辰11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中心校区举行。山东大学校领导曹现强,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楼劲,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拜根兴,中国宋史研究会会长李华瑞,日本德岛县日中友好协会会长、日本魏晋南北朝史学会原会长葭森健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党委书记、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刘安志,中华书局总编辑尹涛参加会议。
曹现强在致辞中表示,作为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王仲荦先生一生潜心史学的教学和研究,为山东大学历史学科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山东大学将赓续传统,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促进中国史的深化研究,有力阐释中华文明特质和形态,推动中华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贡献更多中国史学、中华文明的智慧和力量。
楼劲总结了王仲荦先生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呼吁继承老一辈历史学家的传统,将中古史研究推向更高水平。拜根兴介绍了王仲荦先生对中国唐史学会创建和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李华瑞追忆了王仲荦先生的有关感人事迹。葭森健介讲述了王仲荦先生曾在日本京都大学演讲的经过,希望中日学者保持交流,为历史学发展作出更大贡献。刘安志重温了王仲荦先生与武汉大学唐长孺先生的深厚友谊。尹涛回顾了王仲荦先生与中华书局的深厚交往。王仲荦先生弟子代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齐勇峰回忆了王仲荦先生对学生的教诲,表达了对恩师的深切缅怀之情。开幕式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院长方辉主持。
开幕式上,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院长郑敬斌,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刘军,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主任罗华彤,王仲荦先生弟子、山东鲁信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傅克辉为《王仲荦著作集》(精装本)新书发布揭幕。
在主题报告环节,中华书局原执行董事、山东大学教授徐俊、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王素、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章义和、中山大学教授景蜀慧、山东大学教授刘玉峰、山东大学教授韩吉绍分别作题为“王仲荦先生与‘南朝五史’点校”“魏晋封建论与《魏晋南北朝隋初唐史》”“读《金泥玉屑丛考》谈王仲荦先生对汉代物价史研究的贡献”“《陈书》修订所用早期版本的校勘价值”“唐代国家制度与社会结构研究的梳理及思考”“《太清金液神丹经》卷下与早期南海历史地理”的报告。该环节由楼劲教授、浙江大学历史学院常务副院长孙英刚主持。会议分组研讨共设置两个会场,每场分为三个小组,大家围绕王仲荦先生的学术贡献、魏晋南北朝史研究前沿问题、隋唐史研究前沿问题等展开研讨。
闭幕式上,山东大学教授谭世宝、讲师谢振华、副研究员孙齐、副教授武绍卫,中国社科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戴卫红依次作分组讨论总结。章义和教授作大会总结。闭幕式由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韩吉绍主持。
本次研讨会由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联合主办。来自全国20多所高校和科研单位的专家学者,部分王仲荦先生弟子,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历史文化学院、学院师生代表等60余人参加会议。
王仲荦(1913年10月12日—1986年6月4日),浙江余姚人,1930-1936年师事章太炎先生,1938年始执教于上海太炎文学院、重庆中央大学。1947年起任职于山东大学,曾任历史系主任、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文史哲》编委会副主任等,是山东大学“文史见长”学术特色的主要缔造者之一和历史学科的代表性学者。王仲荦一生潜心于史学的教学和研究,撰有《魏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北周六典》《北周地理志》等总计500多万字的历史著作,为新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