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考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位于山东大学中心校区,依托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及博物馆学系,以培养最优秀的新时代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人才为目标,以构建和完善考古学、博物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为学科发展方向,以科学发掘出土的文化及自然遗存为研究对象,结合文献史料,对中国古代文明展开全方位的追本溯源和深入探究。
示范中心自2009年获批成立,经过10余年的发展,示范中心建设并运行良好的实验室有19个,包括植物考古、动物考古、陶瓷器考古、玉石器考古、稳定同位素考古、人类演化、体质人类学、文物保护技术、数字考古等,分布在济南和青岛两个校区,发挥着重要的教学育人功能。济南中心校区实验室因配合文史楼改造工程,2020年至今暂躲迁至洪家楼校区9号楼一层。
一、历史沿革
山东大学考古学专业成立于1972年,是国内成立最早的考古学专业之一。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权点,2000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2002年成立东方考古研究中心,瞄准交叉学科,按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模式运行,并作为学校985工程重点学科予以支持。2009年获教育部批准建立考古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为了适应学科发展需要,2012年5月在原有学科平台基础之上组建了文化遗产研究院,成为隶属于学校的实体性科研机构,示范中心的实验室平台进一步扩大。在上述基础上,近年来示范中心整合生命科学、医学、材料学、化学、环境等院系的学术资源,形成了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示范中心教学对象主要为山东大学考古学及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大二到大四全日制的本科生以及研究生。此外,示范中心对其他专业的学生持开放态度,欢迎其他相关专业学生就其兴趣进行学习和探讨。
二、队伍建设
示范中心现有固定专职教职员工44人,流动教职员工6人,专职实验技术人员3人,专职管理人员5人。依托示范中心的各类实验平台,近年来引育并举,汇集了多位高层次人才,包括教育部“长江学者”2人(含1名长江青年学者), “国家级海外高水平专家”学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教育部“马工程”首席科学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人次,“四个一批人才”3人,齐鲁英才计划1人次、泰山学者特聘专家1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人,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第一层次人才1人,山东大学齐鲁青年学者3人。
其中,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实现了4年翻两番的目标。
三、学科优势
2020年,考古学专业入选“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考古学导论”、“人类骨骼考古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两门课程分别入选 “双万计划国家级一流课程”,考古学获评山东省“高峰学科”建设学科名单,并获批筹建“山东省文化遗产保护与科技考古重点实验室”。在2018、2019年度“软科”排名中,山东大学考古学科连续两年位列全国第二名。学科综合实力和影响力显著提升,已经进入国家一流行列。
四、教学科研成果
(一)立德树人,育人成效显著
示范中心致力于。充分发挥科研优势和国际化师资优势,开设多门国际化课程和双语课程,支持优秀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外学习访问,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过硬田野实践能力和国际学术视野的创新型、复合型考古专业人才。与耶鲁大学等海外合作高校联合培养20多位研究生、博士生,切实提升研究生培养的国际化水平。
方辉教授领衔的“‘课堂、田野、实验室’三位一体考古教学体系建设”获批山东省高校本科教学改革项目,考古学和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学生通过四年的大学本科教育,除了具备扎实的考古学基本理论之外,实验操作和实践学习使得学生能独立从事田野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陈列工作,并具有初步的科研能力。本科就业率超过90%,每年都有多名学生到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复旦大学等高水平大学继续攻读学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年均发表论文60余篇,有多名学生在《考古》《文物》等权威期刊和《江汉考古》《东南文化》等 CSSCI 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
(二)方向明晰,科研成果丰富
示范中心持续加强团队建设,形成人类起源与演化、聚落与社会考古、资源与环境考古、技术与经济考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5个研究方向,不断凝练方向,产出创新性成果。截至目前,累计获批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百余项,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立项2项;累计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奖励20余次,包括“2017年度十大考古发现”等重量级奖励;教师在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累计300余篇,包括国际权威期刊3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