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韩吉绍
职称与职务:教授,博士生导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山东大学杰出中青年学者、饶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曾任历史系主任、院长助理,现任山东大学人文社科研究院副院长。
出生年月:1980年6月
籍贯:山东莱阳
联系方式:hanjishao@sdu.edu.cn
学习工作简历:
1999.9-2003.6,就读于湖南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获工学学士学位。
2003.9-2007.6,就读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历史学博士学位。
2007.7-今,在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任教,2015.9聘任教授。
2007.11-2009.12,在山东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
2009.1-6,英国剑桥大学李约瑟研究所访问学者。
2016.1-2016.12,美国哈佛大学科学史系访问学者。
硕博研究生招生方向:魏晋南北朝史、科技史、思想文化史
承担科研项目:
先后承担各类课题十余项,其中国家级3项、省部级3项,作为主要成员参与省部级以上课题7项。在研课题有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道教与汉魏两晋南北朝史研究”等多项。
主要学术成果:
◎著作
1. 《黄帝九鼎神丹经诀校释》,中华书局2015年
2. 《道教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中华书局2015年
3. 《知识断裂与技术转移——炼丹术对古代科技的影响》,山东文艺出版社2009年
4. 《中国道教科学技术史·南北朝隋唐五代卷》(参著),科学出版社2010年
5. 《中华道经精要》(点校本),东方出版社,2021年,第54卷主编
◎译著
[意]玄英:《太清:中国中古早期的道教和炼丹术》,齐鲁书社2016年
(Fabrizio Pregadio, Great Clarity: Daoism and Alchemy in Early Medieval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文章
1. 《<云笈七籖>版本源流考》,《文史》2021年第4辑
2. 《明张萱清真馆<云笈七籖>调查研究》,《世界宗教文化》2021年第4期
3. 《关于范学辉老师二三事》,《国学茶座》第29辑,山东人民出版社2021年7月
4. 《<上清明鉴要经>磨镜药方模拟试验研究》,《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1年第2期
5. 《道教史学百年:大势与评略》,《中国本土宗教研究》第4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21年
6. 《<老子>之“道”略说》,《曾子学刊》第2辑,上海三联书店2020年
7. 《盛名之下:傅勤家和她的<中国道教史>》,《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9年第11期(香港《弘道》杂志2019年第4期以特稿形式全文转载)
8. 《魏晋南朝衡制发微》,《历史研究》2018年第6期
9. 《<剑经>与汉晋尸解信仰》,《文史哲》2018年第3期
1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史研究》(修订版),载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40年(1978-2018)》,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
11. 《自杀求仙——道教尸解与六朝社会》,《文史》2017年第1辑
12. 《四件敦煌道经残片考辨》,《敦煌研究》2016年第5期(第二作者)
13. 《道观的人员构成及管理略谈》,《国学茶座》2016年第3期,山东人民出版社
14. 《道教炼丹术传入印度考论》,《宗教学研究》2015年第3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
15. A Review of Research on Chinese Religious History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in Thirty Years of Chinese History Studies, Chinese Social Sciences Press, 2015
16. 《黄帝九鼎神丹经源流辨正》,《宗教学研究》2014年第4期
17. 《理解炼丹术的七个关键词》,《中国历史评论》第五辑,上海文化出版社2014年
18. 《道教为什么要炼丹》,《国学茶座》2014年第2期,山东人民出版社
19. 《狐刚子及其著作时代考疑》,《自然科学史研究》,2013年第4期
20. 《从<老子想尔注>到炼丹家张道陵》,《正一道教研究》第二辑,宗教文化出版社2013年
21. 《从分裂到架桥:李约瑟早期思想的演变》,《自然辩证法通讯》2013年第2期
22. 《早期丹法传授仪及其黄金崇拜》,《宗教学研究》2013年第1期
23. A New Exploration of the Origin of Chinese Alchemy, Multi-cultural Perspectives of the Histo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China: 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Science Press, 2012.
24. 《<上清侍帝晨桐柏真人真图赞>考论》,《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3期(第二作者)
25. 《印度长年方在唐代的传播和影响》,《自然科学史研究》2012年第2期
26. 《试论汉代尸解信仰的思想缘起》,《宗教学研究》2012年第2期
27. 《李约瑟的《人是机器》及新机械论》,《中国科技史杂志》2012年第1期
28. 《<三才定位图>研究》,《世界宗教研究》2011年第5期(第二作者)
29. 《炉甘石与脱体牙》,《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2期
30. 《炼丹术中的外来矾石》,《弘道》(香港)2011年第2期
31. 《论道教镜》,载姜生主编《中国科学与文明》第一辑,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32. 《医药化学家孙思邈》,《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第2期
33. 《从炼丹术到现代科学》,《大众日报》2010年6月5日论丛版
34. 《科技类道经说略》,载朱越利主编《道藏说略》,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
35. 《论西汉的炼丹术》,《自然科学史研究》2009年第3期
36. 《爱因斯坦、量子力学与道家》,《青海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
37. 《论<黄帝九鼎神丹经诀>》,《宗教学研究》2009年第3期
38. 《<太平经>图像作于明代考》,《世界宗教研究》2009年第3期(第二作者)
39. 《韩愈服硫黄新解》,《弘道》(香港)2009年第3期
40. 《炼丹术与<本草经集注>中的矿物知识》,《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第1期
4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宗教史研究》,载张海鹏主编《中国历史学30年(1978-2008)》,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
42. 《炼丹术与宋代医用丹方》,《自然科学史研究》2008年第3期
43. 《道家、道教与现代科学》,《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第2期
44. 《中国炼丹术研究之回顾及展望》,《弘道》(香港)2008年第1期
45. 《“承负说”与两汉灾异论》,《史学月刊》2007年第12期(人大资料全文复印)
46. 《<三十六水法>新证》,《自然科学史研究》2007年第4期
47. 《<金液还丹百问诀>论略》,《弘道》(香港)2007年第3期
48. 《首届“崂山论道”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史哲》2007年第2期
49. 《俯望碧海浸 超然十洲仙——新崂山道士侧记》,《中国宗教》2007年第5期
50. 《幻想与理性的“和谐”——炼丹术出现的知识背景》,载《崂山论道》,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51. 《古代锡汞齐及其应用》,《广西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第1期
52. 《炼丹术与宋代冶铜业革命》,《自然科学史研究》2006年第2期
53. 《胆水炼铜与炼丹术》,《弘道》(香港)2006年第1期
54. 《早期道教与中国古代之镜思想》,《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6期
55. 《道藏中的两种磨镜药研究》,《自然科学史研究》2005年第2期
56. 《道教中的镜法》,《弘道》(香港)2005年第1期
◎获奖:
1. 论文《魏晋南朝衡制发微》获山东省第34次社会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二等奖(2020)
2. 论文《魏晋南朝衡制发微》获山东大学首届人文社科青年成果奖(2020)
3. 论文《魏晋南朝衡制发微》获2019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奖一等奖
4. 专著《道教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获山东省第31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三等奖(2017)
5. 专著《道教炼丹术与中外文化交流》获2016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6. 专著《知识断裂与技术转移——炼丹术对古代科技的影响》获2010年度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奖三等奖
7. 学位论文《知识断裂与技术转移—炼丹术及其技术转移的历史考察》获2009年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
8. 学位论文《知识断裂与技术转移—炼丹术及其技术转移的历史考察》获2008年山东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