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网站设立“史学名家”栏目,讲述我们学院前辈先生的生平与治学历程、育人故事,既是致敬前辈先生为我们的学科、为我们的学院(系)付出的诸多心血,彰显我们的办学传统和学术底蕴,促进人文社科学术振兴,也希望勉励青年学子感悟大师风采,心怀远大理想和学术热忱,继承发扬优良学风,成长为我们学院一百多年悠远文脉新的传人,今后在各地各行业弘扬山大精神,在新时代的奋斗报国路上书写“山大历史人”的精彩华章。
“八大教授”是山东大学历史学科永恒的光荣。20世纪50年代,八位著名的历史学专家杨向奎教授、童书业教授、黄云眉教授、张维华教授、陈同燮教授、郑鹤声教授、王仲荦教授、赵俪生教授甫聚山东大学历史系,即以中国古史分期、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等重大学术话题开端发皇,因切中时代变迁而引领中国学术潮流,并由此形成“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并重的学术家风,奠定了山东大学史学发展之长久格局。上庠大木,荫绿千秋,“八马同槽”遂成士林传奇,山东大学亦以“文史见长”而誉薄海澨。(张友臣教授:《山东大学历史学“八大教授”群雕落成》,2011年10月15日)
赵俪生教授
农民战争史专家赵俪生
赵俪生(1917~2007),原名赵甡,字俪生,曾用笔名冯夷,山东安丘人。我国著名的史学家,早年从事苏联文学翻译和革命文学创作,后专于历史研究,是中国土地制度史和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奠基人;晚年致力于先秦文化研究。在山东大学期间,他除了讲授“社会发展史”、“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马列主义名著选读”、“中国通史”外,还开创了“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土地制度史”等课程,出版了《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文史学的新探索》、《山东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顾炎武传略》等学术专著,培养了一批研究农民战争史的学者。他与夫人高昭一合著的《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是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代表作,也是新中国第一部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专著。他为山东大学的教学和学术繁荣作出了贡献,与老一代山大人一起创造了20世纪50年代山东大学的辉煌。
赵俪生1917年6月14日(农历四月二十五日)出生于山东安丘县景芝镇东村,他的祖父和外祖父都是举人。1934年,他从青岛胶济铁路中学毕业后,考取了北京大学外语系,上了一星期以后,又转到清华大学外语系。“一二•九”运动爆发后,他站在运动的最前列,掌过门旗,进行过演讲,参加了“左翼作家联盟”和“民族解放先锋队”。他还当过清华文学会的主席,编过《清华周刊》和《副刊》。卢沟桥事件爆发后,他先到山西第二战区总动员委员会工作,后到离石县动员实施委员会,跟着游击队打游击,曾写过一篇《在王老婆山上》,以“冯夷”为笔名登在胡风主编的《七月》杂志上。后又辗转到晋南,在夏县人民武装自卫队和后来改编的第二战区政治保卫队当指导员。后因患恶性疟疾到西安治疗。以后就一直在陕西乾州中学、西安高中、扶轮中学、雍兴工业职业学校等校讲授英语、国语、历史等课程,课余研究中国历史。赵俪生试写了一篇《清初山、陕学者交游事迹考》,1946年在《大公报•文史周刊》上刊出,博得胡适的赞誉,这是赵俪生的第一篇发表的论文。1946年底,赵先生作为西北地区代表应邀出席在上海召开的“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复员大会。1947年夏,被傅斯年推荐到河南大学任教,受聘为文学院文史系副教授,讲授《明清思想史》。嵇文甫先生在这一方面给了赵俪生很大很多的鼓励。赵俪生深有体会地说,嵇文甫先生是我一生受益最深的两位老师(另一位是山东王献唐先生)之一,如果把学问的长进比作没水的深浅的话,在他的指导下,“一年前我是泡在漫到脚脖的水里,那么,一年后,我已经泡到齐腰的水里了”。1948年6月,开封第一次解放后,赵先生重返解放区,到当时设在正定的华北大学第四部(研究部)任研究员,开始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国历史。
1949年济南解放后,赵俪生被派到济南市军管会工作,后调到北京中国科学院编译局。1950年秋到长春,任东北师范大学教授。同年冬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教。在清华读书时,华岗的《1925~1927中国大革命史》就给赵先生以深刻的影响。华岗担任山东大学校长后,赵先生应邀来山大工作,深得华岗校长的厚爱,华岗给赵先生以思想理论上的指导,使赵先生在学术界扶摇直上。在山东大学工作时期是赵先生学术生涯中极为重要的时期。他是当时历史系有名的“八大金刚”(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陈同燮、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之一。他担任《文史哲》的编委并先后在《文史哲》上发表文章22篇,甚至有时一年就在该刊物上发表文章达4篇。新中国成立后,山东大学历史系以健全“基础课”为工作重点。1952年课程改革时,大家商议要开设专业课。为了配合当时政治形势,与刚盛开的“五朵金花”(即古史分期、农民战争、土地制度、民族关系与民族融合、资本主义萌芽这五大问题)研究相匹配,山大历史系确定新开三门专业课“中国土地制度史”、“中国手工业商业发展史”和“中国农民战争史”,分别由张维华、童书业、赵俪生先生担任。于是,赵先生就与“中国农民战争史”结缘。三五年之内,他发表了十余篇研究农民战争史的学术论文,并与夫人高昭一先生合著《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由上海知识出版社出版。以后又发表了一系列论文,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是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开拓者。
1957年夏,赵先生奉调到兰州大学任教。1958年被补划为右派,被剥夺了政治权利和教课、写作的权利,工资由高教三级降到七级。不久,兰大的文科下马,赵先生被并入西北师范学院历史系,之后在河西走廊山丹县的农场接受“改造”。在那一片戈壁荒野,他经常挨骂、挨打、罚跪,甚至有时三天不准吃饭。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工暇时他也总是一个人读书,作了大量读书笔记。1961年兰大文科恢复,赵先生又回到了兰大历史系。1963年,学校给赵先生摘掉了右派帽子。1970年兰大革委会动员正当盛年的赵先生办理了退职手续。1972年10月,经周恩来总理过问,赵先生得以复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赵先生所谓“右派”问题获得彻底改正,他重新回到阔别已久的讲堂和学术园地,焕发出了第二次学术青春。1991年离休。2007年11月27日10时20分在兰州逝世,享年91岁。
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史研究、思想文化史研究构成了赵先生学术大厦的主体框架,成为赵先生一生学术研究的三个重点。
赵先生是解放后中国古代农民战争史研究的开创者之一,最早开设了农民战争史课程,他与夫人高昭一合著的《中国农民战争史论文集》是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代表作,也是新中国第一部研究农民战争史的专著。赵先生还培养了一批出类拔萃的研究农民战争史的学生,其中以孙祚民、孙达人最为知名。他们两人后来分别成为农民战争史研究中两个学派的代表,使农民战争史从无到有,风靡一时,成为一门显学。赵先生研究农民战争史的许多研究成果都具有拓荒、奠基的作用,一些研究成果产生了重大影响。他“最早判定农民政权依然是封建政权”,高举历史主义这面大旗对农民政权的性质作了科学的界定。赵先生研究农民战争史的第一个专题是农民的身份;第二个专题是起义和国家机器之间的关系;第三个专题是农民起义与多民族关系间的关系;第四个专题是宗教在起义中所起的作用。先生所提炼概括并率先指出的这几个专题,成为此后该领域研究向纵深发展的一种“学术范式”。
他的《中国土地制度史论要》,是该研究领域最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在这方面,赵先生的贡献之一,就是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用简单、流畅的语言将土地制度私有由浅化到深化缓慢的演进过程勾勒出来。在对土地制度史的分析论述中,他特别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再认识。他认为对马克思主义的观点不能生搬硬套,否则会削足适履,要灵活运用才行。赵先生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是解剖中国井田制的一把钥匙。他指出,“亚细亚”的全部特征在井田制的历史上并不完备,即有一些特征是没有的,如水利。这是赵先生对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独创,也是符合中国历史实际的。赵先生正是从经典著作中得到启示,对史料悉心料理,对中国经济史的每一个关节精心检查,对周代半公社所有制的井田制度、魏晋南北朝的半国家所有制的均田制度、宋代和宋代以后的地主(相对)土地所有制找到了准确的解释。
赵先生在思想文化史这一研究领域也有显著成绩。早年自明清思想史入手,并理宋明理学,晚年从《周易》入手探讨中华文化的起源问题。他在陕西乾州中学教书时,写了《清初山、陕学者交游事迹考》,继之,他又写了《王山史年谱》和《张蒿庵年谱》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赵先生发表《朱熹与王守仁之比较的探索》、《王阳明和他灼学派》等论文,对这两位以往被一骂到底的思想文化人物予以一定的肯定。关于中国文化思想的源头,赵先生认为,把《诗》、《书》、《易》串联,就可以找到,而这三者又是不平衡的。《尚书》只是条令;《诗》中有生动而丰富的民俗;《易》虽还不是哲学本身,但已经是哲学的胞胎了。而任何一种文化都要以哲学为其轴心,所以《易》最重要。因为,“儒家精研人道,精研人的内在的自我完善,但在宇宙问题和辩证思维方面,相对不足;道家提倡天人之道,频繁地阐发对立的观念,但在人际关系和现实社会方面,采消极态度,办法不足。这两者通过什么来体现融合呢?是《周易》”。他说:“向‘内’和向‘外’综合,是一种互补;儒家和道家的综合、天人之间的综合,又是一种互补。补来补去,中华文化不就日益壮大了吗?”
20世纪50年代以后,赵先生坚持对明清之际一代宗师顾炎武的研究,出版了《顾炎武传略》、《顾亭林新传》、《日知录导读》,刊出了《顾炎武经世济用的史学理沦和社会实践》等论文,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也因此成为名副其实的顾炎武研究权威。
赵先生不是穷一经治一史的专家,而是对西北之学、地方史、边疆史、蒲松龄研究等皆有涉猎。他对西北之学的研究内容涉及到五凉史、西辽史、蒙古在西域诸汗王史、帖木儿汗国史等。他除与夫人高昭一先生合作出版了《历史上山东农民起义》一书外,还先后研究过齐鲁名士管仲、辛弃疾、王渔洋、孔尚任等。在蒲松龄的研究方面,更是别具一格。他以人性异化的观点,剖析蒲松龄笔下被社会所扭曲了的妇女的反常心态,既新颖又透辟。
【文稿来源】刘培平主编:《山大第一》,山东大学出版社2011年9月
【图片整理】李华阳 常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