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引导团员青年在实践中深化认知、在体验中坚定信念,历史学院、考古学院各团支部积极响应号召,组织开展“知行先锋”主题党团共建、联合团日活动。活动紧扣“知”与“行”的融合,将理论学习与实践体验相结合,让团员青年在探寻校史根脉中传承薪火,在感悟党史真谛中筑牢信念,在解码文化脉络中践行初心,在传扬廉洁薪火中塑造品格,以丰富多元的形式激发青春奋进力量,展现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
文脉溯源绽新芽:探校史根脉,承百廿薪火
历史学院2023级历史学与历史强基团支部联合共建,组织进行了“山大史韵,红徽闪耀”团日立项活动,团员们先后参观了山东大学校史馆和博物馆。通过丰富的历史照片、文物展品以及讲解员的介绍,团员们不仅了解了山东大学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学术传承,还深刻感受到老一辈山大人在革命年代的担当与奉献精神。
历史学院2023级档案学团支部的团员走进“八马同槽”雕像与校史馆,开启历史探索之旅。在“八马同槽”雕像前,团员们擦拭浮尘、拂去落花,从雕刻纹理中触摸先辈奋斗印记;在校史馆内,泛黄的老照片与实物展品串联起山东大学的发展脉络。团员们通过寻迹校园,在历史肌理中厚植传承使命。
历史学院2024级历史一、二、三班团支部联合开展“知行先锋”主题党团共建、联合团日活动。2024级历史一班与历史三班的团员们走进校史馆,通过参观老照片、实物展品,追溯学校发展脉络,深入了解学山东大学百年办学历程与育人成果;2024级历史二班的团员们来到山东大学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与体验基地,认真欣赏并体验了中国传统服饰、乐器与用具,感受非遗魅力,并在支部分享会上交流感悟。活动以“知”明志,以“行”践学,将校史传承与文化浸润深度融合,激发团员们的奋进力量。
红魂铸梦焕新光:悟党史真谛,强信念根基
历史学院2023级档案学团支部征集了《红星照耀中国》《红岩》等30余本红色书籍,开展“以书为媒”研读会。团员们分享《红岩》中革命先辈坚守信仰的片段,现场被大无畏精神震撼;谈及《青春之歌》里青年觉醒的故事,引发“和平年代更需理想担当”的共鸣。“红色书籍是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明白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团员们在文字中触摸信仰温度,认识到红色精神是青春奋斗的底色。支部举办理论讲座,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切入点,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渊源,不仅增进了团员们对党的政治认同,更指引他们将理论转化为服务家国的行动。
历史学院2024级历史强基团支部举办“星火寻踪”主题党团共建活动,将历史学科特色融入党团教育。活动打破传统学习模式,通过沉浸式、互动性强的知识竞赛形式,创新采用“学-解-创”闭环,设置“星火拼图”“记忆重构”等环节,让团员在趣味实践中巩固党史知识,明晰历史脉络,锻炼协作、推理与表达能力。活动创新提供了“寓教于乐、学用结合”的团活动范例,增强了组织生活吸引力,引导团员在学思践悟中传承红色基因,勇担时代使命。
考古学院2024级文物全科人才一班团支部以阅读红色经典为核心,组织团员撰写书评,并对优秀作品进行评选表彰。活动通过深度研读与交流,让同学们在回溯党史中深化了对党的初心使命的理解,不仅在思想上接受了深刻的党史教育与精神洗礼,在历史认知、文字表达等知识能力层面得到显著提升,更以共同学习的形式凝聚了班级力量,强化了团员们的集体荣誉感与使命感。
考古学院2024级文物全科人才二班团支部开展 “青衿致远・薪火传承” 主题党团共建活动,在党史学习和文化传承中取得显著成效。团支部开展读书会,选取《红星照耀中国》《初心一叶——党史中的人与事》等选读书目,让同学们在字里行间感悟思想力量。团员们广泛阅读,既通过《习近平著作选读》等理论著作夯实了政治理论根基,又借助《资治通鉴》等典籍解码中华治理智慧。

文博寻真添新色:解文化脉络,践考古初心
考古学院2023级考古班与考古拔尖班联合开展“寻古定陶,知行致远”主题团日活动,通过实地探访汉代墓葬遗址、文物库房、历史博物馆及文化地标,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队伍探访定陶汉墓群,在发掘现场听讲解人员详细介绍汉墓的背景、形制、发掘史、保存状况、出土遗物以及其在考古学上的重要价值等,体悟汉代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观念。团员们近距离观察了墓道结构,并通过展板与纪录片,了解了墓葬的发掘历程及出土漆器、玉器等珍贵文物的考古价值。团员们走进文物库房,直面“会说话的砖木”——M2汉墓出土的1.3万余块青砖,并在指导老师带领下体验了传统拓印技艺。随后转赴西施牡丹园,感受定陶土地上的牡丹余韵与历史积淀。在定陶博物馆,团员们参观了专题展,了解了定陶作为中原交通枢纽与经济重镇的兴衰变迁。在省级文保单位仿山,团员们聆听讲解员讲述曹叔振铎治国的历史功绩,以及庙会如何从祭祀活动演变为融合商贸、文旅的民间盛会,切身感受传统文化在当代的生命力。
从汉代王陵到市井庙会,从地下椁室到满园牡丹,这场“寻古”之旅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更是一场文化寻根。山东大学考古学子以脚步丈量历史厚度,用双手触摸文明脉搏,正以青春之力书写考古事业的崭新篇章。

清风润德育新苗:传廉洁薪火,筑品格基石
考古学院2022级考古学团支部以“团学骨干谈清廉,彰显青春廉洁担当”为主题,创新开展党团共建与专业实践深度融合的立项活动。支部立足考古学科特色,将专业阅读与廉洁教育有机融合,创新开展“我是阅读推广人”主题活动。全体团员以“1+N”模式深度参与(1名团学骨干领读,N名团员接力分享),通过“文物话清廉”、“我的文化DNA”、“考古人的坚守与担当”专题研讨等多元形式,实现廉洁教育从理论认知到情感认同的转化,真正实现“全员受教育、全员共成长”。支部积极响应学院号召,打造“知行学坊”朋辈务实课品牌。团学骨干组建“田野清风”宣讲团,围绕“文物安全红线”“学术诚信底线”“师生交往界线”三大主题,通过“案例警示+经验分享+情景模拟”三维模式,为低年级同学开展专题分享,解答其关于田野考古实习的相关问题。让青年学子在记录“第一锹土的敬畏”“第一件文物的守护”中,深刻理解“清廉是考古人的生命线”的职业内涵,不仅构建起考古行业文化遗产保护的“青春防线”,更为专业实践育人提供了可复制的创新样本。
活动以“小切口”撬动“大教育”,以专业实践为载体,以清廉教育为内核,探索出一条具有考古学科特色的党团育人新路径,为培养“守正创新、廉洁奉公”的新时代考古人才作出了有益尝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