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下午,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究员、助理教授位通作客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为我院师生作题为“大规模文化遗产图像智能标注与分析”的专题报告。历史学院副院长曲春梅教授出席报告会,历史学院毕牧副教授主持报告会。
位老师从作为显性介质的“文本”和隐性介质的“图像”入手,介绍了二者的来源与使用,指出其作为信息载体的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引出“历史图像学”这一学科分支,深入分析了其发展历程、难点与方法等问题。在利用大规模图像开展人文研究的过程中,会遇到图像规模大、知识抽取、知识结构化、分析计算等难点,位老师为师生们推荐了labelme、CVAT、IMMARKUS等一系列工具来解决问题。随后,位老师重点介绍了其研究成果“格图智能标注系统”,这一系统在标注、分析、可视化等方面都表现优越,实现了高度智能化和自动化。为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系统工具的作用,位老师以“先秦时期青铜鼎器形演化分析”为例,展示了大量数据形成的图表,并通过图表直观地推演出最终的演化路径。最后,位老师总结指出,数据驱动的人文研究落地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文献数据化、方法多样化、结果可视化、阐释人文化,为大家日后的人文研究指明了方向。
在讲座后的互动环节,师生们就智能标注系统中的众包激励机制、用户群体开放等问题与位老师进行了深入讨论与交流,现场气氛热烈,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毕牧副教授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位老师的报告深入浅出、生动细致地为同学们展示了数字人文的研究过程。并进一步勉励同学们面对AI技术、大模型的蓬勃发展,要勇于面对挑战并深入思考,抓住发展机遇,共同绘制数字人文的美好蓝图。
本次活动由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与山东省档案学会共同举办,历史学院、考古学院部分师生以及相关单位人员参加活动。
(文/刘芸菲 付悦 图/李嘉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