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感悟红色历史,传承革命精神,山东大学历史学院“赓续红脉,薪火相传”社会实践团队于7月28日上午9时走进青岛市党史纪念馆,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研学实践活动。团队成员通过观摩珍贵革命文物、承担志愿讲解服务,在追寻先辈足迹中深化历史认知,以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在庄严肃穆的纪念馆内,革命先辈的遗物无声诉说着峥嵘岁月。展柜中,山东党组织早期创始人王尽美同志的一本深褐色线装笔记本尤为引人注目,其上钢笔书写的革命诗句《肇在造化——赠友人》,字字凝聚着为劳苦大众求解放的赤诚。不远处,邓恩铭同志曾签发革命文件的铜质印章,默默见证着他在青岛领导工人运动的壮烈历程。泛黄的文件、刻痕累累的老式步枪……一件件饱含历史印记的文物,使王尽美、邓恩铭等先辈的形象从课本走入现实,让团队成员深切体会到先辈们无私奉献、英勇奋斗的坚定信念。
此次研学更是一次能力的锤炼。团队成员主动承担起志愿讲解重任。为准确传递历史,他们提前研读史料,梳理文物故事,反复模拟演练。讲解现场,面对游客关于青岛早期党组织发展的细节提问,团队成员沉着应对,及时咨询馆方并完善解答,取得游客认可。从初时的生涩到渐入佳境,成员们将史实与革命精神融汇于生动的讲述中。游客赞赏道:“你们不仅讲清了史实,更传递了先辈的风骨。”这不仅提升了团队的表达与应变能力,更将红色基因的传承落于实践。
本次研学活动由六位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学子共同参与。他们在触摸历史与传播精神的双重实践中,实现了从历史认知到情感共鸣、从理论学习到能力提升的成长跨越,彰显了山大学子的人文素养与进取精神,为赓续红色血脉注入了青春力量。

【作者:文/刘颜菘 图/刘俊霆 责任编辑:王兴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