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学院新闻 > 正文
学院新闻

“新革命史与中共抗战”学术工作坊在山东大学举行

来源: 发布时间:2025-05-13 点击数:

2025年5月9-11日,由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新革命史与中共抗战”学术工作坊在山东大学中心校区知新楼举行。来自南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西北民族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齐聚济南,围绕“新革命史”研究范式与中共抗战历史展开深入研讨。当日议程涵盖开幕式、主题发言、五场分专题讨论及圆桌总结,学术氛围浓厚,议题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证价值。

会议于上午8时30分开始,山东大学历史学院宋弘副教授主持开幕式,山东大学历史学院院长代国玺教授致欢迎辞,全体与会学者合影后,学术讨论随即展开。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李金铮教授作题为《“新革命史”瞻望》的主题发言,强调不同根据地在不同时期的政策制定与调适,既是基于“常识常情常理”的人性基本面考量,亦需突破传统认知惯性,运用多学科理论方法展开动态分析。他提出“中间层力量”的关键作用,同时坦言相关研究目前尚未获得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针对新革命史研究,李金铮教授呼吁在“固本”中“开新”,通过比较根据地治理经验、提炼革命动员规律,构建兼具本土特质与学术对话力的解释框架。

此次发言为工作坊定下学术基调,后续五场专题讨论围绕经济、政治、文化及方法论等议题展开,内容涵盖太行山文书研究、抗战时期青年流动机制、根据地经济机构建立、根据地军事工业、互助合作运动,根据地经济政策、灾荒社会、社会流动等多领域,并设置评议环节供与会学者就相关议题讨论交流。

除具体方向外,本次工作坊还在方法上有所关注,如“十四年抗战”历史分期的学理依据、大语言模型与历史文本分析、华北群众游击战研究的“中国式”框架构想、“小区域与长时段”维度等。

会议闭幕式,与会者一致表示“新革命史”需进一步深化基层档案发掘、视野比较与理论对话,既要还原中共抗战的宏观脉络,亦需关注普通民众、地方实践与日常生活的历史细节。最终,会议在深化合作、推进学术创新的共识中圆满结束。

与会学者表示,此次研讨为中共抗战史研究提供了新视角、新方法,未来将加强跨机构合作,推动“新革命史”范式走向纵深,此次学术工作坊可以继续举办,形成一个系列性的会议。学者们观点鲜明,专家们点评精准到位,现场氛围热烈真挚,为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了新维度、新视角和新方向。

本次学术工作坊系山东大学历史学院主办,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本次学术工作坊正是我院积极回应时代需求与学术研究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推动抗战史、特别是山东抗战史研究贡献力量。